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2014年度总结会在北京召开
|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2015年1月16日,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作物病虫害的导向性防控-生物间信息流与行为操纵”2014年度总结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许瑞明局长、沈毅处长、王力为副处长、杨旭主管、专项首席科学家康乐院士、专项总体组、项目负责人、课题组长和相关科研人员以及专项管理办公室成员约5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专项首席科学家康乐院士在会上做了专项“2014年工作进展报告”,从专项执行总体情况、2014年获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和创新管理举措等三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专项启动以来在植物与病原菌(真菌、细菌)互作、昆虫与杀虫真菌互作、环境因子对生物间信息流的影响、以及病毒-介体昆虫-植物三者互作等领域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尤其在主粮作物小麦抗白粉病核心生物技术领域,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首次获得了对白粉病具有广谱抗性的小麦材料,发展出一种高效、创新和绿色的作物病虫害防控新技术,以及专项在建立人才进入与退出机制、加强跨所跨学科协同创新与交叉合作、建立重大成果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以及加强数据、共性技术及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的组织机制创新。
许瑞明局长充分肯定了专项启动以来取得重大科研进展和各项管理创新举措,并就依托专项早日建成具体国际一流水平的“生物互作卓越中心”给予了具体建议。
专项5位项目负责人和5个课题代表分别就2014年课题研究进展作了详细报告,认真总结了课题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即将开展的研究内容与参会成员进行了交流讨论。会议还专门邀请了4位来自专项外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分别报告了各自的研究工作,并与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期为专项进一步凝练研究目标、促进学术交流、促成团队合作创造契机。
专项管理办公室主任朱江处长做了“专项组织管理报告”,重点介绍了专项在数据与技术共享、建立重大成果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完善专项内部制度与管理体系、加强学术交流等方面采取的一些管理创新举措。这些管理举措可以有效地促进研究团队间的协同创新,尤其是专项内部多个课题组实现了跨所、跨学科的交叉合作,实现管理目标与专项目标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先导专项在管理组织模式上的优越性。
本次会议是专项立项以来的首次总结年会,与会人员一起共同总结分析了目前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并就下一步专项的研究目标和工作重点进行了认真探讨。一致希望能够依托专项,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实现学术思想、研究战略和核心技术的协同创新。
许瑞明局长讲话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