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帕金森病是进展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中脑多巴胺神经元,导致运动和非运动症状如肌肉僵直、震颤、运动迟缓与认知障碍等。当前,帕金森病治疗主要依赖多巴胺替代疗法。这种治疗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阻止病情进展或改善所有类型的症状。因此,探讨帕金森病致病机制并发现新的治疗靶点,以开发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是帕金森病治疗研究的核心方向。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刘聪团队联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团队、复旦大学袁鹏团队,在《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Neuronal FAM171A2 mediates α-synuclein fibril uptake and drives Parkinson’s disease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鉴定出介导神经元摄取帕金森病病理蛋白α-syn淀粉样纤维的神经元膜受体蛋白FAM171A2,并筛选获得具有阻断α-syn淀粉样纤维与受体结合的小分子化合物。
大规模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FAM171A2的多个突变体与帕金森病风险显著相关。同时,FAM171A2蛋白在帕金森病患者的脑脊液和大脑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FAM171A2蛋白水平与帕金森病的多个神经病理标志物具有显著的病理相关性。因此,研究提出,FAM171A2是帕金森病的风险基因,参与帕金森病病理发展。
进一步,该研究通过在小鼠模型中过表达或敲低FAM171A2蛋白并结合体外细胞实验,揭示了FAM171A2介导神经元对帕金森病病理蛋白α-syn淀粉样纤维的摄取和传播的致病机制,进而导致神经毒性并加重帕金森病病理进展。体外研究发现,FAM171A2通过胞外结构域1与α-syn淀粉样纤维的羧基末端区域通过静电力相互作用直接结合,且FAM171A2与α-syn淀粉样纤维具有与α-syn单体相比更高的结合亲和力。研究基于已有的相互作用结构模型,通过人工智能的蛋白结构预测和高通量虚拟筛选技术,得到抑制FAM171A2与α-syn淀粉样纤维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bemcentinib。该小分子抑制剂在体外细胞模型中可有效抑制多巴胺能神经元对α-syn淀粉样纤维的摄取。
上述研究提出了关于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新见解,为开发针对帕金森病致病机制的治疗策略提供了可能,并为帕金森病治疗干预带来新的潜在治疗靶点以及新的药物研发思路。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及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的支持。
FAM171A2是帕金森病的风险基因
小分子bemcentinib抑制FAM171A2与α-syn淀粉样纤维的结合